400-881-2468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本课程包括20个民族国家44部文学名著的解读,分四大模块,按时间和区域编排,分别是第一编“从古代到18世纪西方文学”,第二编“19世纪西方文学”,第三编“20世纪西方文学”,第四编“东方文学”。 每一部作品的解读分“作者简介”、“内容梗概”、“分析评论”、“思考练习”等四项内容。

    进入课程

课程信息

课程时长:60学时
课程负载:3学时每周
内容类型:视频 文档 随堂测验 讨论 课程活动
课程分类:文学分类

课程论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范围


为深入理解“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首先要把它与相近的一门课程“外国文学史”进行对比。概言之,这二门课程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二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外国文学;文学史的主体是作品,文学史学习当然离不开作品讲读;作品选读课程同样要考虑所选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二门课程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完成中文专业所必须的外国文学教育。但是,它们又是两门性质不同、相对独立的课程。“外国文学史”注重对人类文学作全景式的描述,注重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注重思潮流派的演进和替换,在授课时它往往以时代、社会背景,文学的思潮、国别、民族特征,作家生平创作的概貌为讲解重点,而把作品作为证明作家创作特性的实例来处理。“外国文学作品选读”是一门名篇名著选读性质的课程,它的学习对象是一部部具体的作品。这门课程给作品文本以独立的地位,强调通过作品的直接阅读,以获得外国文学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感受,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趣味的目的,并为进一步的外国文学史学习和理论概括准备条件。在学习步骤上,“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在先,“外国文学史”随后。因为无论把握文学史脉络,还是认识和评价作家作品,都必须以阅读作品为前提。
顾名思义,外国文学是对中国以外世界各国文学的总称。从理论上讲,外国文学涵盖了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的文学,既包括英、法、美、俄、印度等大国的文学,也包括卢森堡、安道尔、瑙鲁这类弹丸小国的文学。从时间上看,许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如埃及、巴比伦、印度乃至希腊的文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比中国文学产生还早。要想将如此之多的民族国家,如此漫长历史的文学全部穷尽,不仅我们这门课程做不到,即便一个人穷毕生精力,也不能学到其万一。我们只能挑选其中最精粹、最重要的内容学习。这里所选的20个民族国家的44部作品就是外国文学中的精品。
为便于同学们学习,我们按照学术界的惯例,把外国文学划分成西方和东方两大板块。东方文学因为选入作品数量少,只按时间排列。西方文学作品是学习的重点。为解决作品众多与有限篇幅及学习时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厚今薄古的原则。“今”是指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19世纪西方文学产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大思潮,名作叠出,群星灿烂;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大特点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古”指19世纪以前的文学。在作品选择标准上,除了成就突出、内容健康且有代表性、在难易程度上适合于学生阅读等必然考虑的条件外,还照顾到国别、民族、地区等因素,以使作品分布广泛而合理,体现“文学多元”的原则。


二、课程特色


1、极具欣赏价值的教学资源(例如名著放映厅)
除了教材内容外,还提供了大量课外知识。具体如下:
400余幅与课程相关的图片、44部电影视频片断(见名著放映厅栏目)、150余部专著目录、、40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目录(见参考文献栏目)、100余段精彩评论片断(见精彩评论栏目)、10余家网站链接和36篇名著中文译本节选(见课程学习中的作品选读)。。

2、独具特色的学习情景(例如精彩评论)
有四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读,写、看”。“听”指听教师讲述故事梗概,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及背景等(如教师讲解);“读”指阅读节选片断,阅读原著,阅读精彩评论,阅读参考文献等(如作品选读,精彩评论,参考文献);“写”指学生可以通过BBS,BLOG等形式将自己的感想发表出来(如课程BBS,BLOG);“看”指观看名著视频片段(如名著放映厅)。

3、参与性极强的课程活动和主题讨论-BBS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到文本的字里行间中去直接寻找作品的真意,把握作品的创新与独特之处,多角度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品评。本课程设计了课程活动和主题讨论,主要在课程BBS中进行。
三个课程活动中,每个活动的主题不同,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同,从而达到的目的也不同,但三次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课程活动鼓励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主题讨论可以由老师发起,也可由学生发起(如课程BBS中主题“你们喜欢伊里亚特里哪个角色?”),任何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就某主题展开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讨论,促进所有参与讨论的人员的对某一作品,人物,事件的深入理解。

4、多种渠道和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针对学习者网络条件和认知风格的差异,课程资源采用立体化课程包的设计,包括印刷版教材、光盘课件和网络课程等;针对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和学习目标的需要,学习内容采用了多种媒体形式,包括文字材料、PPT、视频精讲、音频材料等;平台上有课程周历、公告栏、讨论区、答疑室、同步课堂等多种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学生与同伴和教师交流的渠道。

5、自定步骤的学习方式和有效的学习过程管理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
结合成人学习者和网络教育的特点,每种类型的学习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学习者在学习指导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和调整;为了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课程活动和课程作业、读后感的完成时间和内容要求有规定和提醒机制,使自定步骤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为充分体现该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采取形成性学习评价和学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平时作业、网上课程活动、章节练习、主题讨论、模拟试题、教育调查和课程期末考试等多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上网条件和爱好,从平时作业和网上课程活动中选择其中一种;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他部分组成的平时成绩占30%。


分享: